以烙铁为笔,木板为纸,烙印为色,绘制画作,柴河林区居民赵秋秀传承千年技艺,与烙画结缘40多年,小小一支“火笔”,在她灵巧双手的操作下,方寸之间人物鸟兽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烙画”传承人,了解了她的艺术人生。
惟妙惟肖的人物、神气十足的骏马、活灵活现的鸟兽、绚丽多姿的山水……来到赵秋秀家,仿佛走进了艺术画廊,木板烙画、葫芦烙画、丝绢烙画、宣纸烙画等各式烙画作品精妙绝伦、琳琅满目。工作桌前,赵秋秀一支“铁笔”在手,通过变压器控制温度,全神贯注地在木板上或轻或重地慢慢描绘。烙铁与木板一经接触就会飘出淡淡青烟,随着“嗞嗞”声,青烟消散,木板上一位历史人物的立体轮廓渐渐显露雏形。赵秋秀说:画烙画40多年,她总结了画烙画就和做人一样要把握好度和火候,温度高了颜色重,温度低了颜色就发黄,只有浓重相宜才能绘制出好的作品。
烙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在林区并不常见,作为赵家的第三代烙画传人,儿时记忆中,爷爷、大伯在家具上绘制烙画的情景,赵秋秀常常浮现在脑海里,提及自己与烙画的深厚渊源,赵秋秀说不仅是传承,更多的是一见钟情。赵秋秀回忆:她第一次接触烙画是12岁那年,当时去大伯家串门,看到大伯在家具上烙画,当时觉得很神奇,站在那儿看了两个多小时,感叹木头上还能烙上去画,有特色还漂亮,非常感兴趣,就和父母商量学了这门手艺,家里也非常支持。
赵秋秀说:在80年代烙画盛行,20岁那年她学习有成,直接被林业局一家木器厂聘用,在家具、床头上烙画,当时她的收入比厂长还要高出三倍,特别有成就感,烙画在精神上、物质上都给了她收益,感觉人生特别的快乐,特别的有劲头。
刻苦钻研,技艺精湛。赵秋秀固守着对烙画传统文化的执着与热爱,在工作中处处显示出工匠精神,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烙出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也“烙”出了市场和消费者对她的认可。2000年赵秋秀被牡丹江一家工艺美术厂聘为专职烙画葫芦师,2013年被山东蓬莱葫芦加工厂聘为烙画技师、带学员,同年接受了中央七套《农广天地》栏目的采访,参加了烟台市电视台《我来露一手》节目的录制。
近些年,随着烙画市场的逐步扩大,赵秋秀的创作激情也不断提升,参加展会、交流会,把传统技艺做成了一门艺术。如今,赵秋秀是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牡丹江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牡丹江市艺人协会会员,制作的烙画作品在2017年牡丹江市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创新、创意、精品展中获得一等奖、2018年黑龙江省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精品展活动中获得金奖、2018年牡丹江市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管理委员会、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首届旅游商品评比中获得银奖,作品在多地被展出。
1958年出生的赵秋秀,今年62岁,烙画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文化。赵秋秀说:烙画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下去。现在她不仅自己研究创作烙画,还带徒弟,被牡丹江城市书画院聘请为讲师。她总结,烙画这门手艺要想被更多年轻人接受,就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这些年,她研究在布匹、丝绢、宣纸、葫芦上烙画,效果非常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为了丰富烙画的色彩,她还在保留烙画原本特色的基础上,利用彩铅给烙画上色,让烙画内容更丰富、更有灵动性。能够把烙画这门传统民间技艺传承下去,是她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从1970年与烙画结缘至今,赵秋秀对于烙画艺术的热情始终那么炽热。在她看来,这些年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工作和生活很幸福、也很知足,能够传承烙画这门手艺很骄傲,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烙画、学习烙画,感觉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对于未来的烙画创作,赵秋秀说:想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利用林区的木头制作一套林区发展史的烙画,传承技艺、传承文化。
记者:张忠林
编辑:刘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