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河林业局局长 于林春
同志们:
这次专题集中教育活动的目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切实提升服务发展能力、依法办事能力和工作落实能力,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强化生态建设,推动林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我想,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论何时何地,都要严格贯彻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做讲政治、守规矩的表率,都要敢担当、有作为,在实现林区全面转型发展中作出新成绩、新贡献。这是党性原则的本质所在,是领导属性的具体体现,是全局党员领导干部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局职工群众的殷切期盼。
按照这次集中教育活动的要求,结合个人近期学习的认识和思考,我从领导干部的身份属性、组织属性、职责属性、价值属性这四个方面,解读“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有作为”的含义,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供同志们参考,并与同志们共勉。
一、“讲政治”是领导干部的身份属性
党章第六章对“党的干部”进行了的阐述,明确规定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方面基本条件。并把“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作为首要条件。可见,“讲政治”是领导干部的身份属性。是领导干部,就必须“讲政治”。怎么讲政治,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把握。
首先,“讲政治”要体现在“心中有党”上。“心中有党”,就是要我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忌、行有所止。心中有党,不是嘴上有党,也不只是心中有党员的名号,心中有党是以坚守党性为支撑的。具体讲,就是要时刻牢记我们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是有觉悟的先进分子,是引领职工群众的带头人,必须严格执行党章,自觉巩固思想根基、强化党性锻炼、增强政治定力、保持头脑清醒,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要时刻牢记我们的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爱党忧党、兴党护党,把入党誓言融入血液、浸入骨髓,政治上保持坚定自信,思想上同心同向、行动上高度自觉,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执行和落实上与总局党委、林业局党委、林业局保持一致,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自觉做到党的号召坚决响应,党的决定坚决执行,党提倡的坚决照办,党反对的坚决杜绝。“心中有党”看似简单,但能否做到时时勿忘、时时检视,能否做到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不简单。当下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产生了“身份麻痹”,不仅心中无党,个别人甚至目中也无党,不严格要求自己,不该张的嘴张了,不该伸的手伸了,不该去的地方去了,最终走上不归路。究其原因,无一不是忘记了党员身份,忘记了还有组织。
从我们自身看,一些现象和问题在一些干部身上依然或多或少存在。这次专题集中教育活动,也是对党员干部的“身份提醒”,全局党员、干部都要对自己的“基本身份”进行全面检视,知道“我是谁”,明白是党教育了自己,是组织培养了自己。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养成感恩、担当和清廉的习惯。做事要有责任心,做人要有良心;对林业要有感情,对群众要有感情。我们不光要知道党性要求、党纪法规、组织要求,更要知行合一,不断践行磨炼。每个党员、干部都要按纪律规矩“出牌”,以上率下、上行下效,把守纪律、讲规矩作为一条“红线”和“底线”来遵从,把心中有党、有组织体现在岗位上、工作中,并能常态化坚持。面对各种诱惑要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做到忠于组织、爱惜自己、保护家人。
其次,“讲政治”要体现在忠诚于党的事业上。林业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发达的林业、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国家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对于我们森工企业来说,从事的是全民的事业。忠诚于党,就要竭尽全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增长,将先行停伐试点“停得下、稳得住、能转型、不反弹”作为党性要求的最高使命,加快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推动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进一步增强国有林区生态功能和发展活力,把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环境美作为建设美丽柴河的核心内容,融入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保障。对党忠诚,就要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对单位部门的党政负责人来讲,就要把好政治方向,强化组织意识,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要把好经营方向,严格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认真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主动遵守、带头遵守森林资源保护培育的各项管理制度。既然身在领导岗位,就应该坚定地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将自我价值的“准星”定位在努力做优做强林业局“十大产业”和实现林区转型发展上,为人民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
再次,“讲政治”要体现在使命感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央6号文件强调: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6号文件明确: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我们代表国家和全民经营林区的国有资源和资产,肩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培育好森林资源的任务。在全面停伐的政策环境下,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就要围绕国有林区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和提供生态服务、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职能,深化柴河国有林区改革,以《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为遵循,按照总局党委部署,全面厘清林区行政管理、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关系,积极推进国有森林资源管理和林区社会管理两项行政职能与企业经营管理职能分离,建立健全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监管机构,加快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促进林区可持续发展,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区新体制。
在推动森工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只有在全局领导干部中形成并保持“讲政治”的浓厚氛围,守规矩、敢担当、有作为才能如影随形,才能汇聚起强大的执行力,不断改善生态,持续推进转型发展,走近兴林富民强局目标;如果任由不讲政治的思想蔓延,不守规矩、毫无担当的风气也会如影随形,“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的恶习就会回潮,“两危”时期的乱象就会重现,生态林业、民生林业的路子就可能走偏走歪,林区的发展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可以说,我们在座每个领导干部,大家在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有作为上的表现,关系着“十提升、十打造”的实施进程,与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美生态、更惠民生的转型发展紧密相连。要靠前指挥,将决策力和执行力合二为一,使问题在一线解决;面对急难险重工作时要敢于担事、勇于担事、敢于担险,分内的事情不躲,组织交办的事不推,敢于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二、“守规矩”是领导干部的组织属性
古语说:“绳墨以求直线,秤以权轻重,规以求圆,矩以划方,此为基本之器,由此基本之器,方能成就万器。”万事万物都是规矩的组合。从林业局讲,每名领导干部,都是组织中的一员、一份子。是组织就要聚拢、凝合,至少在形式上个体不能游离于组织之外。而把组织中的每个个体聚拢、凝合在一起的,就是“规矩”。规矩不是凭人的主观意志和好恶臆造出来的,而是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界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在规范人们行为、调整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中起关键性作用。规矩是针对每个组织成员的,是确保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要求。大到国家、社会,小到企业、团体,概莫能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有企约。人不讲规矩则废,家不讲规矩则殆,企业不讲规矩则垮,漠视规矩往往是一切败落的源头。
在年初工作会议上,我曾经总结和强调:一切对转型对发展有利的、起促进作用的思路、方法、手段、措施,都必须毫不犹豫地予以坚持、传承,不能轻言放弃;一切对全局对事业有害的、起负面消极作用的言论、思潮、做法、习惯,都必须毫不留恋地予以抵制、割舍、抛弃,不能恶小而为。中心意思,就是抓作风建设的方式和力度要持续,守规矩的思想和要求要强化。这是巩固柴河领先局面的必然要求。大家要深深懂得,当干部就要付出更多的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没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觉悟,就不适合进入干部队伍。既然在领导干部这个岗位,就要无条件接受组织定下的规矩。
“守规矩”首先要懂“规矩”。“规矩”是什么?对我们来说,“规矩”包括党纪国法、企业的规章制度,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党的“规矩”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规则,既包括党章、党的纪律、国家法律等明文列入纪律的规矩,也包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道德准则等约定俗成的“规矩”。
我们是党领导下的国有企业,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这是对一个共产党员的底线要求。对于没有明文纪律规定或禁止的,要掂量一下是否符合党的纪律原则,心里要有这个戒尺,不能装糊涂、打马虎眼。要具备守规矩的职业良知与理性,有强烈的规矩意识,时刻牢记党章这个“总规矩”,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条文和程序规定,学习理解全面把握林业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新制定的企业管理补充规定,明确“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准确把握规矩执行的要求与尺度,切实让“规矩”了然于胸,使自己成为真正懂“规矩”的人,不踩线、不越线,为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干净干事奠定思想和行为基础。
“守规矩”要做到“心中有戒”。一个人对“规矩”怀有敬畏之心,为人处世就有了准则,思维与行为就会有所顾忌,不至于偏离法纪。这份敬畏是对党和人民赋予权力的敬畏,是对党纪国法的敬畏,是对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敬畏,是对市场规则的敬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要有“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我们作为企业的领导干部,思想上一定要过好对“规矩”的“敬畏”关,任何时候都必须将自己置于“规矩”之内,让“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讲规矩”成为基本的政治伦理与职业操守。我们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到职工群众的关注。在作风建设新常态下,要坚持信守宗旨、心存敬畏,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以及省委、总局党委、局党委的廉洁准则相关规定,真正实现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钱、管物,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守规矩”关键在“守”。“守规矩”就是信奉并遵从“规矩”,树立严格的“规矩”意识和操守,在“规矩”划定的范围内行事,不违规、不犯规。从强化企业管理角度讲,当前的企业各项管理和制度建设越来越完善,操作性越来越强,刚性约束越来越大,每个领导干部,都不能随意变相曲解“规矩”,对自己有利的就执行,不利的就不执行;严格按规矩办事,不能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要明确程序,科学决策,不能将“规矩”抛之脑后,不按“三重一大”程序决策,不按市场规则经营,不执行制度规定和纪律,这是不允许的。
任何失足和错误都起始于不守规矩这个源头,任何人都不要突破“规矩”的底线;我们都应切记,是党和人民赋予了我们掌管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权,还肩负着行政和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自己的作为不但直接影响到职工群众的评价,还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安全,以及林区社会的发展,我们既要守住一个共产党员的“规矩”,又要严守企业管理的“规矩”,如果把经营管理职权当成“私权”就突破了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底线。
“守规矩”,就要用“规矩”管事用权。没有规矩不行,有了规矩还要严格执行。我们要理解,从严治党守规矩的要求,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大爱,也是“安全感”和“幸福感”的保证。要明白,要求如果松一寸,队伍就会散一尺。领导干部的“安全感”来源于哪里,就是遵纪守法,无论何时何地,面对何人何事,把自己的行为严格约束在党纪党规、国家法律、企业规章制度的框架内,便永远不用担心突然被“请走”,不用恐慌被“网上曝光”,这份踏实和笃定,是“安全感”“幸福感”的基石。
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志,都要带头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行为准则,重规矩、守底线、做表率,提高执行力,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把从严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每位党员干部,以从严管理的新常态推动党员干部素质提高、形象提升、服务提效、作用提质。
三、“敢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属性
担当就是责任。勇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忠于职守,勇于担责是展示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勇于担当的核心要义,就是敢挑重担,认真负责、坚持原则,面对困难敢于攻坚克难。习近平总书记把“敢于担当”上升为好干部的五个标准之一。他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我们都是领导干部,坚守责任是我们人生的根本任务,对工作有敬业的责任,对家庭有爱护的责任,对社会有贡献的责任,对国家有尽忠的责任,以及自己对自己负责的责任。人可以不伟大,人可以清贫,但绝不可以没有责任。我们都要经常扪心自问,自己思想上是否敢担当、业务上是否能担当、能力是否善担当,提升的空间在哪里,并有意识地加“氧”充“电”。如何进一步强化自己的担当意识。我想,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去加深理解。
“敢担当”首要的是政治担当。当前,这种政治担当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以对党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每名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手中握有资源,就应尽心尽力、克己奉公、廉洁自律,一心思谋企业发展,以实际业绩报答党和人民的期望。
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坚定信仰和方向,敢于较真碰硬“动真格”,对违规违纪问题决不能遮遮掩掩,怕得罪人,做“老好人”,明哲保身。要坚决按照党的“规矩”的要求,坚持原则、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对问题不溜肩膀、不耍滑头,同影响企业发展的不守“规矩”行为作斗争,全心全意投身于推进林区的转型发展实践当中。
“敢担当”就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岗位上的三件事:知道自己在企业该做什么;知道自己在企业不该做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把企业做得更好。但是,总有少数人为私利所困,跳不出狭隘的私利小圈子,简单同外界比收入比待遇,总感到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不成比例,这种错误思想必须彻底纠正。牢记党和林区人民的嘱托,展现更高尚的人生情怀,集中精力把企业做优做强,为党和国家人民谋福利,从而赢得荣誉和尊严,这才是每名领导干部应有的人生追求。
“敢担当”就是要能干事创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只有真正做到“三严三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企业才能在转型发展中不断成长壮大。从古到今众口传颂的“清官”不仅“两袖清风”,也都是能干事,干实事、做好事、为国为民做大事的能人。领导干部的经营管理活动,任何行为既要干净也要干事,“两袖清风”是党员领导干部自律的准则,干事成事才是尽职尽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看干部主要就是看肩膀能不能负重,能不能超负荷。”党把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交给我们,这是最大的信任。如果“在其位不谋其政”,碌碌无为而不思进取,总是“涛声依旧”,那就谈不上敢担当。
在停产转型的严峻时期,我们要保增长、抓产业、上项目,贵在“实干”。只有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用真学问、真本领加快柴河林区的转型发展,才是真担当。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不断提升“实干”能力,心无旁骛地干事、谋事、成事,用“实干”促改革,增效益,增强企业实力和影响力。
“敢担当”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我们每个人都要解决好从政为了什么、当官干些什么,自觉摆正个人与群众的关系,正确理解“公与私”的关系,增强内心的觉悟力和约束力,坚守道德、制度、法律底线,站得正、行得端,确保干的事业经得住实践和历史检验。局场两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都要坚决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以良好状态想事,以务实作风干事,以为民情怀办事,以新气象、新状态敢于担当,这样才能抓好林区转型发展各项工作。
“敢担当”就是要有魄力胆识和责任。领导干部要敢于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工作中有胆识有魄力讲原则,增强经营决策和制度规定的落实和执行力,在问题困难面前敢抓敢管,细抓严管。在党和职工群众需要的时候豁得出去,在林业局需要的时候站得出来;坚决向“庸懒散贪软”等不良作风宣战,戒奢戒躁戒庸,清廉公正,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和带动一切发展力量,全局一心、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我们要以广阔的视野、长远眼光,勇于突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樊篱,迎难而上,敢闯敢试。
领导干部之所以要敢担当,是因为我们的事业发展面临着许多风险和挑战,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停伐转型阶段,适应新常态压力更大、任务更重。如果没有敢担当的胆识和魄力,没有敢担当的勇气和行动,转型发展的坡就难以爬上去,坎就难以迈过去。只有敢于迎难而上,破解各种难题,转型发展和富民强局目标才能顺利实现,个人也才能有所作为,有更大收获。
我想我们还要形成一种共识,就是严格执法执规执纪也是“敢担当”的表现。从企业自身讲,守规矩与抓作风是连在一起的。作风问题绝不是小事,作风不佳工作抓瞎,动员千遍,不如严格问责一次。柴河的发展变化,可以说作风建设起了关键作用。作风越来越好,执行力就越来越强。作风曾是柴河叫响森工的名片。实践证明,光靠觉悟、靠倡导出不来好干部、形不成好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好干部是组织上“管”出来的,好环境是“治”出来的,而且严管才能出好干部,严治才能出好环境,光靠自觉出不来好干部、形不成好环境。我们要把抓作风的传统与讲政治、守规矩、敢担当、有作为集中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请纪委、组织部、企管办、机关党委,还有其它执法部门的同志注意,你们要更好发挥职能作用,要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你们如果不担当,拉松套,纪律规矩的高压线就会“弱电”甚至“断电”。所以你们必须敢于担当,为党委林业局高度负责。敢于担当就要敢唱黑脸、不怕得罪人。事实上,不守规矩就是不正之风,对不正之风的放任不管,就是对公道正派同志的伤害;怕得罪不守规矩的少数人,就会得罪遵规守纪的多数人。公道自在人心。一身正气、敢抓敢管的干部,绝大多数群众还是拥护的。何况还有党委林业局支持。所以,我们的执纪部门,管干部的干部,要坚决做到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严守“规矩”没有例外,对违规现象和人员,坚持没有“下不为例”,也没有“法外开恩”,更没有“人情世故”,造就懂“规矩”、敬畏“规矩”、遵守“规矩”、按“规矩”办事的新常态。使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用权,成为严管细查的常态。
四、“有作为”是领导干部的价值属性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价值取向。有作为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体现。身为领导干部,尤其需要以大胆作为、善做善为、奋发有为的价值取向来引领自己的人生追求,自觉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次学习教育专题活动的成果,最终需要落实到“有作为”上,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振奋精神,既要坚守规矩、严守底线,又要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各项事业,加快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建设,把转型发展的任务和群众期盼的事情干好干成,创造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业绩。
“有作为”就要有实干求变促发展的信心。过去一年来,我们在传承接续中保持发展,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抵御了停伐导致的财源短收风险,实现了停伐不下岗、转岗不减收。前期多年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使柴河林区保持了稳增长的发展局面和争先态势。这是我们干群一心奋斗拼搏的回报。以干部能力和作风的新状态适应新常态,在新常态下巩固已有的转型局面,继续保持争先的发展态势,既是形势所需,更是责任担当。
新的一年里,我们还要继续发展林产品和森林旅游等转型产业,促进结构优化调整,加强林区资源培育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和园区项目建设,推进民生改善和局场址城镇化,转型发展的经济建设任务艰巨而繁重。因此,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通过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严细实管理,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向前发展,加快兴林富民强局进程;必须以刚性要求、强硬措施、严肃纪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从而加快产业转型、结构调整、经济强局建设。所有这一切,需要我们大家去落实,去完成。
全局党员干部务必牢记空谈误事、实干兴业,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把效能落实到快干事上。以勤勉尽责、求真务实的作风,埋头苦干,不慕虚荣,把发展的问题一个一个解决好,把经营管理的问题一个一个处理好,把民生的事情一件一件办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也是全局职工群众对我们的期盼。
“有作为”就要狠抓作风建设和执行力。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三严三实”为标尺,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需要采取自查自纠、专项检查、重点督察等方式方法,树立防风墙,防止“四风”反弹,推动党员干部敢担当、重实干、有作为,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林区加快发展上,用在改善民生上。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是收场,要敬终如始,善做善成,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这是中央的要求。我们各级干部,不能松气厌战,在纪律作风问题上,还要持续发力。
要严格实行科场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推行岗位定责、公开承诺、目标考评等措施,由组织、纪检和企管等部门与职工群众多方联合监管,不定期地组织督导巡查;要激情创业,节约挖潜,增收增效,严格利润收入和攒家底指标管理,对职责履行和任期目标不好的进行责任追究;
要继续督查严管重点工作的落实、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倒计时推进,限时办结,跟踪问效。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追究包保科室、部门和包保局领导的责任。
要落实好党政主要领导“五不直管”制度,把人权、物权、财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各级干部都要坚守底线红线,自觉遵守党纪,廉洁自律,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干净干事,把勤俭节约、过紧日子落实到各岗位、各环节,纳入考核,形成制度,养成习惯。
“有作为”就要强力推进林区转型发展。要把落实总局工作会议和林业局工作会议确立的任务要求作为重点,不懈怠、不动摇、不走样,一张蓝图画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的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美生态、更惠民生的转型发展。
要提升资源保护培育实效。要坚持红线管理生态,底线利用资源,管理利用共赢的原则,严格抚育经营管理,保质保量完成抚育任务,提高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打造威虎山生态品牌,加快生态强局建设步伐,巩固扩大天保二期工程示范点建设成果。
要提升产业转型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旅游经济、园区经济、社区经济、贮木场经济、林下经济、沿湖沿路经济、电站经济“八大特色转型经济板块”,做大做强绿色食品和森林旅游两大全产业链经济,真正做到务林不砍林、发展不靠木、停伐不下岗、转型不减收,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发展方式更加科学,局场发展更加均衡。
要提升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内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管用分开,建立林区森林资源管理、社会行政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边界清晰、双轨运行”的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为森工改革趟出路子。
要提升企业管理创新成效。要加强效能考核,加大自查、检查、督查力度,确保令行禁止、按章办事,用制度管人管权管钱管事。
要提升局场生态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水平。要以示范林场、示范社区、美丽柴河建设为引导,进一步加强局址和林场规划建设,加快局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一体化进程,促进局域新型城镇化和林场生态化水平不断提高,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要提升职工群众的民生质量。确保年初工作会议确定的十件利民实事,抓实落靠,按任务要求和时限完成。
同志们,身处局场两级领导和经营管理岗位,肩负的是组织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林区改革和转型发展的使命光荣而重大。敬先局长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楷模。全局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真落实习总书记“四个全面”的要求,以敬先局长为榜样,把讲政治落实在不折不扣执行总局党委、总局和局党委、林业局的决策部署上,把守规矩落实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和群众监督中,把敢担当落实在改变柴河面貌、改善民生福祉上,把有作为落实在、各项工作创一流、争排头上,辛勤耕耘,锐意进取,守住并经营好自己的“责任田”,共同把柴河建设好、发展好,让柴河明天更美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