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起步就奔跑。日前,走进龙江森工柴河局公司果蔬基地,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片火热的劳动景象。60余名干部职工正加紧搬运、摆放黑木耳菌包,55万袋黑木耳菌包陆续入棚,开启它们的“成长之旅”。
摆放菌包
随着传送带唰唰的响声,一箱箱菌包被送入大棚,工人们熟练地接过菌包,有序排列在地膜上,并对菌包随机抽检,确保月底完成菌包入棚任务。
2024年春季,柴河局公司首次试种12栋大棚、25万袋黑木耳菌包,通过精准控温、刺孔催芽等科学方法管理,所产木耳脆嫩爽口、品质优良,市场反响很好。
为进一步提升培育能力,扩大种植规模,2024年冬季,柴河局公司利用果蔬基地农闲期,新建现代化大棚12栋共计480平方米,同步建设晾晒棚26个、蓄水池2个,配套自动化浇灌系统、温湿度智能调控设备,实现“种植-晾晒-储存”一体化管理。
搬运菌包
“去年我们在挂袋木耳试种成功的基础上,尝试大棚轮作,木耳采收后随即种植冻蘑,收到较好效果,坚定了我们扩大食用菌种植规模的信心。”种苗经销处党支部书记、经理于长有说,目前,果蔬基地共建挂袋木耳大棚24栋、晾晒棚59座、蓄水池4个,种植挂袋黑木耳55万袋,预计产量可达6万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黑木耳菌包入棚后将进入复壮、刺孔、催芽阶段,在此期间需严控棚内温湿度和菌包温度,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工作,5月末黑木耳即可陆续采收。
昔日贮木场,今日花果香。从储存百万立方米木材的贮木场到拥有百座大棚的果蔬基地,柴河局公司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坚持“产业富企”方针,扎实推进“一棚果”产业项目,果蔬基地实现了食用菌、花卉、反季蔬菜等多品类种植,果蔬年产量达100余吨。
码放菌包
“宽阔的场地和林区天然的沃土,成为发展特色种植的优势资源,332亩果蔬基地大有可为。”柴河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波说,今年公司将加大果蔬基地开发建设力度,将这里打造成集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普研学、森林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生态创新园,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生态产业竞争力,朝着集团“五年大发展”目标奋勇向前。